关注省两会 | 省政协委员王明强:让养老服务人才更多涌现在基层养老一线,成为当下职业中的“闪亮的那颗星”

发布时间:2024-01-26浏览次数:83

扬子晚报网122日讯(记者 薄云峰)来自致公党界别的江苏省政协委员王明强,南京中医药大学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他对于养老话题一直予以高度关注,经常到基层一线的养老机构深入调研,与广大老人和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交朋友。2024年江苏省两会,他撰写的《关于发挥人才评价效用凝聚养老服务人才的建议》,聚焦江苏省养老服务人才的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王明强在建议中,首先以一组数据“勾勒”出江苏养老行业的现实图景。江苏是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老年人口较多的省份。截至2022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974万人,老龄化率23.18%,高出全国3.38个百分点。

基于此,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刻不容缓。江苏省积极作为,多措并举,在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上取得了良好成效。2023年7月,正式印发《江苏省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在全国率先建立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体系,打通养老护理人才流动渠道和职业上升通道,将会吸引更多高层次、高水平、专业化人才投身养老服务行业,特别是一线老年护理岗位。为推进江苏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仍需进一步发挥人才评价效用,凝聚养老服务人才。

江苏养老服务人员的现状如何?其中有哪些有待优化的方面?王明强介绍,江苏养老服务人员目前有三个方面有待优化。

首先是养老服务人员结构有待优化。据不完全统计,江苏共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过150万人,但养老机构护理员仅有约6万名,总量明显存在较大缺口。其中以“40”“50”占主导,高中学历10.72%、专科学历26.25%、本科及以上学历仅为10.08%,且具有较高学历人才主要在管理岗位,有相当一部分一线护理员仅停留在持有培训证书甚至企业初步上岗培训阶段,未通过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第二是养老服务人员薪酬机制有待完善。据统计,养老护理员税后工资平均大概在每月4000-5000元左右,低于全省平均工资水平,与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工资有较大差距,且工作时长较长、职业认同感低。在薪酬待遇与职业技能等级和技术职称挂钩上,公办养老机构在逐步推进,民营养老机构普遍积极性不高,未能得到有效落实,而我省民营养老机构占比超过70%,无法体现职业技能等级和技术职称的内涵价值和对人才成长的激励引导。

第三是养老服务人员职业晋升与发展空间有待拓宽。为养老服务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职称提供继续教育、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科学研究、项目建设等的支撑体系尚有待进一步构建,职称评审对养老服务人员职业晋升发展内生动力形成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针对上述三个方面,王明强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通过系统优化,让养老服务人员乐于、安于、发展于本职工作,让全社会认同养老护理人员的职业价值,让养老护理工作成为人们乐于从事的行业。

首先是进一步宣传落实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评审。在全国率先建立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体系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和落实机制,鼓励支持养老机构参与到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中,同时根据养老服务领域的专业技术种类,进一步推进其他涉老专业技术职称体系建设,推动在养老机构工作的医护人员在职称评定、专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与在公立医疗机构工作的医护人员享有同等待遇。

第二是完善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薪酬待遇机制。引导养老服务机构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职业技能等级、技术职称与薪酬待遇挂钩机制,促进养老服务人员的收入水平和技能等级、技术职称同步提升。根据技术职称评审情况,适时细化和升级对于各层级给予的岗位补贴和入职奖励。

第三是完善养老服务人才职称晋升和发展路径。民政、财政、人社、教育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激励制度,加强对养老服务人员专业技术职称申报的支持力度,为养老服务人员在继续教育、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科学研究、项目建设、技术革新等方面拓宽渠道、打造平台、提供路径,建立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和待遇配比机制,给取得职称的养老服务人员给予补贴或奖励,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为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