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中国式养老: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江苏省人口学会联合举办,于2025年4月19日—20日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共有近2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年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师生参加,我院副院长陈娜教授、老年社会学系主任喻小勇副教授、养老产业运营教研室黄璜副教授、老年社会学教研室付双乐讲师作为主持评议嘉宾、发言人参与了本次会议。
我院青年教师付双乐作为联系人全程参与本次会议,并在分论坛一“中国式养老的内涵与特征”第一场研讨做题为“‘童年的长臂’:童年逆境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报告发言。在汇报中,付双乐老师基于CLASS2020数据,从生命历程视角探究童年逆境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发现其影响显著且存在类型和世代差异,成年后期工作单位类型有调节作用,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启示与建议。此外,付双乐老师主持了分论坛一“中国式养老的内涵与特征”第二场研讨会。
黄璜副教授在分论坛六“社会文化传统与老龄文明建设”第一场研讨会做了题为“积极老龄化战略下“老有所为”支持政策研究”的报告发言,以问卷调查、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获取资料并分析“老有所为”的政策现状与现实基础,认为“老有所为”政策建设需要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实现全覆盖多元行动主体、凸显老年群体积极标签与优势特征。此外,黄璜副教授主持了分论坛六“社会文化传统与老龄文明建设”第二场研讨会。
陈娜教授作为主持人,参加了分论坛七“银发经济与数字生态(数字技术赋能养老信托)”第二场研讨会。喻小勇副教授作为评议嘉宾参加了分论坛二“中国式老龄化的影响与治理”第二场研讨会,他指导的硕士生李钊雪在分论坛四“数字包容与老龄社会”第二场研讨会作为了题为“数字算法驱动下老年人数字成瘾行为的多维度实证剖析——基于老年人数字成瘾的行为模型”的发言,介绍了其所在团队基于老年人数字成瘾的行为模型对数字算法驱动下老年人的数字成瘾行为进行多维度实证剖析,发现老年人的数字成瘾主要表现在对短视频和即时通讯应用的过度使用,而数字算法对老年人数字成瘾问题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本次发言与会议受到国内老年学相关研究领域学者的关注,加深了我院与国内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提升了我院在老年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未来,我院将持续积极推进学术交流、努力提升学术研究水平。